导入数据...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 ④ | 学史增信再锤炼(董朝霞)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
  查看:211
  来源:川观新闻 2021年12月9日

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旨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需要进一步讨论“学史增信”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以更好地发挥和转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之“信仰的力量”。

学史增信再锤炼的关键是毫不含糊地明确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信”

党员之“信”究竟“信什么”,这是推进学史增信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里的“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之道。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是因为无数优秀党员和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正是凭着马克思主义这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坚定信仰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执着信念,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百年奋斗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的。这就是“信”的力量。

简言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其根本就在于: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坚信只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创新实践中不懈努力于“唤醒民众”,就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道上一次一次品尝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的胜利喜悦。

在持续的政治建设和政治生态建设中夯实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信”

党员之“信”有待在健康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中得以夯实和巩固。以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审视当下的中国共产党,可谓“危”与“机”并存。不可忽视的是来自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和危险。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以各种名义和形式诋毁和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和英雄先烈,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所动摇。因此,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还有待巩固,以让党员干部时刻铭记自己基于自身角色、使命和规定而应该坚守坚定之“信”。

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及在这些能力基础上,一个党员干部能否“内化”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进而“外化”为包括其学风、党风、文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在内的政党政治文化,直接关系到政党事业的兴衰存亡。党的百年历程中,无论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整肃和培育党员之“信”的经验和教训十分丰富。在党的政治建设、政治生态建设史上,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就是党员之“信”教育的典型范本。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好方法。

政治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鲜明特质。党的政治建设,相对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而言,更为根本。党员之“信”最根本的也在于政治信仰、政治信念和政治信心。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及其政治生态建设,以夯实党员之“信”,对于让我们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至关重要。

以基于“两个确立”的对党忠诚教育升华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信”

党员之“信”最根本的是体现于对领导核心及其指导思想的忠诚。诚信既是中华传统德政文化的精髓,又是当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而这个“诚”,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就是忠诚,忠诚于党的宗旨,忠诚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诚”的目标指向就是“信”。因此,党员干部的诚信首先表现为信守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信守自己入党选择时的意志决定。

忠诚是一种情感,情感是需要培育的。当下要让全体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仍然需要加强对党的忠诚教育。根据“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思想信仰认知规律,对党的忠诚教育,就是要通过基于党史的教育教育再教育、学习学习再学习,让党员干部认知和理解到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认知和理解到如列宁所指出的:“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还要认知和理解到宝贵的历史经验:凡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指导思想的权威得以树立和巩固的历史时期,党的事业就顺利和进步;反之,就遭遇挫折和失败。

接续的党史学习教育,务必以“两个确立”为主题,增强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此加强对党的忠诚教育,进而深化党员之“信”。同时,注意防止两个倾向:第一,反对把党的领袖神话、搞个人崇拜的错误倾向和把指导思想教条化倾向;第二,反对无视领袖的核心作用、造成一盘散沙各行其是的错误倾向。因为,二者貌似相互背离,实则殊途同归,都是可能削弱党的领导力、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的不良倾向。

在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和政治体检中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信”

锤炼党员之“信”需要持之以恒的自我反思和行为自觉。正如“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信仰建设理应如此。“反思”是哲学话语,“体检”是医学话语,二者都可借用于为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而进行的党的建设——“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有无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保持自身纯洁性的重要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相对而言诱惑较少、干扰较少的革命战争年代尚且高度重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当今思想文化复杂多变、干扰诱惑多得多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更需要加强信仰信念建设。这就需要继续传承和弘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持之以恒地加强反思自律和政治体检。

那么,如何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和政治体检呢?百年党史上,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丰富、形式多样。而到了数字时代,传统与现代、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反思性和体检式教育活动已经不受时空限制。比如,效仿古人“吾日三省吾身”,常常问问自己:我们的政治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的政治文化生态健康吗?我对党忠诚吗等等。自省自查自我纠错整改等方式可以时时处处展开,关键在于党员心中是否有信仰的存在,能否把自己所“信”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为自觉。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信仰的力量”的源泉。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不断巩固、升华、夯实、锤炼党员之“信”,如此就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就能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引领广大群众,迈向新征程、新目标。

 

(执笔:董朝霞,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董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