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大报》:纪念三线建设60周年——情系三线 青马先行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查看:59
  来源:

  编者按:近期,《四川师大报》以“情系三线 青马先行”为题报道我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转发如下。

  2024年是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60周年。三线建设是1964年到1980年间,在我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恰逢三线建设决策实施60周年的历史节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上好"大思政课",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晓勇,指导老师苏杰、罗玮栋、朱领的带领下,精心组建"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索之旅。  

体验三线文化 弘扬三线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讲好三线故事、传播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于2023年。当年8月,"三线人家"实践团队首次深入宁江社区、大邑6569所、建川博物馆等地,挖掘成都地区丰厚的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从"遗产"保护到"遗志"传承的思路和路径,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线建设推进了西部工业化,加强了战备等各方力量。过去的荒凉不毛之地,建起了上千个项目。航空航天、电子工业、机械制造……,钢城、煤都、汽车城、镍都……,众多的工业门类在西部扎根,大量的西部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极大地调节了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发展差异。

  三线建设让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西部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攀枝花过去是荒山野岭,如今发展成为了重要的钢铁钒钛基地,更有四川的德阳、自贡、广元,贵州的凯里、安顺、六盘水等。三线建设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社会进步,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而众多三线企业和广大三线建设者艰苦奋斗、忘我拼搏形成的三线精神,不仅是促进三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创新转型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回望三线历史,共筑民族精神

  2024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狮行三线.筑梦青马"实践团队开启了攀枝花社会实践之旅,深入调查三线建设文化资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

  在攀枝花仁和区仁和镇大河社区,团队成员通过深入调查和访谈,了解到近年来该社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于民众需要,以民族团结为核心,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和民族团结文化路。大河社区以各民族文化为依托,利用社区道德讲堂、石榴籽图书室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来搭建各民族沟通交流桥梁,在民族团结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团队成员还走进了川滇精品石榴之乡-﹣仁和区大田镇。大田镇综治办副主任谢仙兰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大田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关情况。大田镇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过程中始终坚持"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同时将民族文化与三线建设文化相融合,通过"三个创建活动"、"三个力抓"等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展。

  三线建设的各项举措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火热实践,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在这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移民城市,各民族共同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至今仍在攀枝花地区乃至更广阔的范围践行着。作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寻访廉洁之声,追寻历史记忆

  2024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另一支团队立足攀枝花三线建设中的廉政文化印迹,深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兰尖社区等开展历史寻访、深度访谈、DV拍摄等"线上+线下"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探寻攀枝花三线建设,解锁三线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教育中的"活化密码"。

  在参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和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又称"十三幢")时,团队重点驻足学习廉洁文化,共同体会以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徐驰为代表的三线建设模范人物的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想爹,不想妈、不想孩子不想家,一心想着攀枝花,不出铁水不回家"道出了三线建设者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国家的深沉热爱。一件件鲜活的文物,一个个动人的人物事迹,再现了当年三线人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团队成员深刻看到了"廉洁"的具象化,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感受到了三线建设者忠诚干净、奉献和担当的三线建设廉洁文化深刻内涵。

  在三线建设文化公园内的初心园和习风园,团队成员们共同拍摄了一堂"廉洁家风"思政课并在云端发布,做好廉洁文化的传声筒,旨在向更多、更广泛的群体传播三线建设及其廉洁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社会风气清朗,为传播廉政文化、弘扬优良家风创造更多载体。这里每一处景观、每一块石刻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园内由席棚子到干打垒再到红砖墙最终建成水泥墙的变化,生动展现了攀枝花建设的岁月变迁。团队成员们漫步其间,直观地感受到了三线建设的艰苦与如今成就取得的不易,更感受到了三线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三线建设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铭记和传承。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通过紧密团结协作,精心讲好三线故事,广泛传播三线文化,传承弘扬三线精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青年与三线精神之间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对话,必将继续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编辑:党政办 作者:孔若菲 郭书宏    审核:杨晓勇】


(微信扫描分享)